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涉法新闻 >> 文章正文
国土部批评16市政府违法用地损害公信力
阅读选项: 自动滚屏[左键停止]
作者:  来源:新京报  阅读:
本报讯 (记者郭少峰)昨日,国土资源部、监察部通报了清查出来的逾61万亩的“未报即用”违法用地,16个地级市被点名。

  所谓“未报即用”违法用地,是指未办理用地申报手续即违法占用土地。

  1932人移送司法追究刑责

  昨日,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介绍,31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存在“未报即用”违法用地现象,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超过三成。

 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通报,截至3月25日,全国范围内共清理出2007年10月-2009年10月期间的“未报即用”违法用地案件36872宗,涉及土地总面积61.3万亩,其中耕地面积27.2万亩。各地清查出的“未报即用”违法用地案件中,已经立案的为35479宗,立案率96%;结案30421宗,结案率86%。共收缴罚款15.67亿元,拆除建筑物面积1470万平方米,没收建筑物面积3124万平方米,复耕土地面积3.42万亩。

  贠小苏通报说,因“未报即用”违法用地案件而提出党纪政纪处分建议4233人,落实3325人;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932人,已经追究510人。

  贠小苏表示,整改查处工作有待加强。其中河北承德等6个市立案率较低,山西大同等10个市结案率较低。

  违法用地影响宏观调控效果

  在昨天的电视电话会议上,徐绍史批评说,本该依法用地的政府却公然无视法律、违法用地,大大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。他认为,“未报即用”问题突出、性质严重、危害巨大。

  他分析说,一些地方及部门的同志没有处理好权与法的关系,依法用地的观念淡漠,权大于法的思想严重,“以往违法用地不同程度地存在‘边报边用’、‘未批先用’等问题,但现在却发展到‘未报即用’。‘边报边用’和‘未批先用’毕竟都‘报’了,但‘未报即用’根本无视法律和政策的规定,我认为这是一个必须高度警觉的倾向性、苗头性问题。”

  徐绍史说,“未报即用”是体外循环,影响了宏观调控的效果,扰乱了土地管理的秩序。他表示,由于“未报即用”游离于土地计划之外,打乱了供地秩序,有保有压的宏观措施难以有效地落实。

  【曝光名单

  ●6市立案率较低

  河北承德、河南济源、湖北潜江、湖南株洲、贵州贵阳、甘肃庆阳

  ●10市结案率较低

  山西大同、内蒙古巴彦淖尔、吉林松原、黑龙江伊春、安徽马鞍山、山东日照、广东河源、广西贵港、四川攀枝花、云南昭通

  ■ 声音

  ●本该依法用地的政府却公然无视法律,违法用地,大大地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。

  ●由于“未报即用”游离于土地计划之外,打乱了供地秩序,有保有压的宏观措施难以有效地落实。

  ●今年,国土资源系统要积极参与房地产调控:确保住房用地,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用地计划的落实;清查房地产企业的闲置用地;坚持和完善招拍挂制度。

】【关闭窗口
 :: 站内搜索 ::
 
 :: 点击排行 ::
·农村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操..
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..
·房屋拆迁补偿的费用有哪..
·土地被征收后可获得哪些..
·土地补偿费10倍,安置..
·黔南州征地统一年产值标..
·济宁市征地地上附着物和..
·房屋拆迁补偿、安置费用..
·北京市建设征地补偿安置..
·关于转发全国人大常委会..
设为主页  |  收藏本站 | 友情链接 | 管理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