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记者之声 >> 文章正文
杨国林:良田变荒地,谁之过?
阅读选项: 自动滚屏[左键停止]
作者:  来源:2015-08-25 | 作者: 杨国林 | 来源: 中国国土资源报  阅读:

污水横流、杂草丛生,良田变荒地。中部省份某工业园因长期排污,致使数千亩土地无法耕种而被撂荒。

  该工业园区地处长江南岸,土地肥沃,气候温和,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。可是近几年来,由于工业园大量排放污水,原本用于灌溉的水源遭污染,几千亩农田被弃耕,让人叹息!

 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,一旦失去土地,农民的长久生计必定受到影响。而这些被污染的土地要想修复,绝非一朝一夕,有些甚至付出巨大代价,都难以达到当初的耕种条件。这让农民看在眼里、急在心上。正因如此,村民们长期向当地政府和化工园管委会索赔,亦在情理之中。

  一边是经济发展污染排放,一边是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。这似乎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。然而,事实果真如此吗?

  从报道中,我们可以看出,这个工业园建有污水处理设施,并采取过一些防污措施,想必原先批准建设时,各项环保指标或许达标。但为何污染像幽灵,挥之不去,关键还是一个“利”字在作祟。污染排放物的处理,应该是笔不小的费用,甚至远大于因污染环境而被罚款的支出,唯利是图的企业自然会选择直接向外排污,而停用处理设备。因此,这些设备成为摆设或只是应付检查时的作秀品,就不足为怪了。还有不少心虚的企业在晚上偷偷排放污水。

  污染事件长期得不到根治,政府部门的纵容和袒护脱不了干系。因环境被破坏对官员的处理很少有量化指标,即使问责,也是点到为止。当地分管农业的副镇长,就断然否认化工园向河沟中排放了污水,他认为河沟里全部都是雨水,并对农田荒芜解释称,这么做主要因为化工园的建设需要留出足够的“安全距离”。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也称,为了防止化工园的工业废水污染周边环境,他们每天都会对这条水沟的水质进行监测,只有全部达标才放水,但是对于这些水中检测出含有大量有毒物,多项污染物超标,却无法自圆其说。

  令人欣慰的是,当地政府已在对这起事件进行整改和问责,最高人民检察院将介入督办。随着调查的深入,相关责任人肯定会受到相应的处理,但人们更关心的是,能否以此为鉴,及时出台一系列制度措施,抑制政绩冲动,留住绿水青山。


】【关闭窗口
 :: 站内搜索 ::
 
 :: 点击排行 ::
·农村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操..
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..
·房屋拆迁补偿的费用有哪..
·土地被征收后可获得哪些..
·土地补偿费10倍,安置..
·黔南州征地统一年产值标..
·济宁市征地地上附着物和..
·房屋拆迁补偿、安置费用..
·北京市建设征地补偿安置..
·关于转发全国人大常委会..
设为主页  |  收藏本站 | 友情链接 | 管理登录